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國家及公務人員考試你必須知道的秘辛

國家考試誰會被錄取:關關難過,關關過,你必須要知道的公務人員考試的祕辛

1,公家機關的工作一下子熱門起來
  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家機關絕對是鐵飯碗。
  雖然過的是朝九晚五、千篇一律的生活,但每日工作固定,熟能生巧,幾年下來,駕輕就熟,勝任輕鬆。公家機關薪水穩定,福利甚佳,定時爭取升遷,退休後還有優渥的退休金。要是沒有太大的野心,也沒在工作上發生弊端,安份守己,數十年如一日,很容易熬到退休的日子。
  2008年開始,發生金融海嘯,金融業和高科技業都紛紛裁員時,許多人才發現任職公家機關的好處多多,於是紛紛準備報考國家考試中之公務人員考試。
  國家考試一下子炙手可熱,國家考試到底是一種什麼樣子的考試?過去並不是所有大學畢業的學生所關心和注意的,即使是現今的許多大學生也都還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突然聽人家說,要進公家機關做事,就先要通過國家考試這一關,一下子慌了手腳,連忙打聽怎樣報考國家考試?怎樣在國家考試中金鎊題名?
  本文先在這裡說明,國家考試原則上包括三大種類:公務人員考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檢定考試。這三種考試都是由考選部公開辦理。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是對一些專門技術人員;例如律師、會計師、醫師、護理師、保險代理人、甚至旅行社的導遊、領隊等,都要通過政府的專業考試,來評鑑其專業知識,才能取得證照。至於檢定考試是為使没有相關學歷的人一個機會,以達到高、普、特考相等的同等學歷,所舉辦的檢定考試。
  本文在此只以「公務人員考試」做為說明的要點,至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檢定考試,因種類太過複雜,請讀者自行按照自己的專長技術,由考選部網頁上尋找相關資訊。
2, 公務人員考試的種類
  公務人員考試顧名思義是由國家所主持,選拔國家公務機關中所需要的專門人員所擬訂的考試,因為國家公務的機制很複雜,各種機關很多,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甚多,可想而知,考試的項目是相當繁瑣的。
  你不需把國家公務人員考試看得很複雜,你只要選取你自己的專長和目標就好了。基本上;公務人員分成下列幾種:
  1, 初等考試:初等考試,是最基本的國家考試,凡是中華民國國民只要年满十八歲,不限學歷,均可報考,考取後可獲得最基層工作。
  2, 普通考試:如果你沒有大學畢業的資格(僅為國中、高中、高職等)你先從普通考試開始。通過後;最低可以取得五級工作(任何學歷)、或四級工作(普通高中)、或者有大學文憑者願意降級考試,也可以參加普通考試,由工作單位給予等級。
  3, 高等考試一、二、三級:大學畢業以上學歷者可參加高等考試,按學歷之高低,又分成一級、二級、三級考試。一級考試者需具備博士學位才能報考,錄取者可獲得薦任第九職等任用資格。二級考試需具備碩士學位、或高考三級考試及格者報考,錄取者可獲得薦任第六職等任用資格。三級考試為大專學校畢業者、或普通考試及格者報考,考取者可獲得薦任第六職等任用資格。其中一級及二級考試,都有二試,筆試與口試,通過第一試筆試者,才能再參加口試。
   4, 特考:特考是為了在公家機關己服務六年以上,想轉調其它機關或單位的人所舉辦的。但有個前提是;這些被考生想轉調的機關和單位,必須在當屆向考選部呈報,因需要人才所以必須經由特種考試來選拔人才,換言之;想要轉調的機關或單位當年並未提報特種考試,就是深鎖大門,拒人入內。參與特考的公務機關和單位的種類計有:外交領事及國際新聞人員、司法人員、警察、稅務、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海岸巡防人員、關務人員、交通、鐵路、身心障礙人員、民航人員、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等。特考原則上分成二試:筆試與口試。第一試通過後,才能參加第二試。
    5, 升等考試:這項考試是已進入公家機關任職後,想要升資、升官,所參加的一種能力與資格鑑定考試。這項考試是為了在公家機關己工作相當年限的人員,工作表現良好,如欲升等,除由機構主管提拔升遷外,為表示公平起見,可自行報考升等的考試,升任高一等階官位。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台灣地區省市營事業機構、關務人員等機構的升等考試,被稱為「升等考試」。警察人員為「升官考試」。鐵工路等交通事業及港務人員等為「升資考試」。
3, 公務人員的考試容易通過嗎?錄取名額大約是多少?
  因公務人員職位安穩、較有保障,是許多人的理想就職單位,想要正式在公家機關任職,通過公務人員考試是起碼的條件。而,積極投身公務人員考試者大多都明白必須以考試取勝,平時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唸書,或者在學校裡就是成績優秀的學生。所以公務人員考試有兩個特點:(一)錄取率絕對是僧多粥少。(二)在校功課優秀者、或者多年苦讀者的考生,才較有希望錄取。
  公務人員到底難通過的程度有多少,請看九十七年度的錄取名額的統計(因類別及科目別不同,或因每年各機關單位需求的人才數目不同,而有不同的錄取率,本文只能約略提供一個統合的數字,提供給你參考,至於詳細的數字,請自行至考選部網頁上查詢)。錄取名額大約如下:
  1, 初等考試:共有13個類別科目,統合計算,共有53,337人報考,錄用人數581人。
  2, 普考:共有53類別科目,統合計算,共有49,827人報考,錄用人數1,628人。 
        3, 高等考試:
   一級:九十七年僅有二個類別科目公開進行考試,國際經貿法律共有5人報考,錄用名額1人。環境工程共有22人報考,錄用名額1人。
   二級:共有15個類別科目進行考試,因類別太多,不再分述,統合計算,共有1,582人報考,取用名額為41人。
   三級考試:共有73個類別科目進行考試,統合計算,共有41,819人報考,
錄用682人。
  4, 特考:特考的名額因各機關每年需要人數不同,而無一定的標準,但大致而言,每年約有七、八十人報考,共分初試與複試。初試約錄取二十人,再進行包括口試之複試,最後錄取約六至十名。
      5, 升等考試:視各機關當年用人標準而定。
4,公務人員考試如何命題?由誰命題?
(一)應考科目為何?
    各類別筆試的應考科目事前考選部都會公佈,各類別的應考科目分成兩種:1,專門科目。2,普通科目。
    由於各類別的專門科目各不相同,通常每一報考類別,大概都會有二到四門應考,因每種類別的應考科目規定不同,在此無法詳述。
  至於普通科目;幾乎各類別都相同。高考一級之應考科目為英文。高考二級、高考三級、普考,都需考國文、英文、憲法或法學知識。初等考試要考國文、公民與英文。所以;英文幾乎是最重要的科目,幾乎每類別的考生都要應考,只是程度與試題不相同而已。國文和法學知識也是大多數考生的應考科目。
  至於特考與升等考試,應考科目大致也是國文、英文、二種相關的專業科目,共約四科(詳細應考科目各分類科目都有自己的規定,請自行上考選部網站查詢)。而特考與升等考試,分成初試之筆試,初試通過,再進行口試。
  事前知道命題老師是誰,對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事前知道由誰命題,就可以事前打聽命題者平時的教學重點和出題習慣,也可以多多少少猜測出命題的方向,甚至搜集命題者平時在校時的考試題目,以作準備,省時省力很多。
(二)命題方式及命題委員隨著時代而有變遷:兩蔣時代由國立大學的資深老教授把關
  大約在數十年前,二個蔣總統的時代,台灣的國家考試命題委員幾乎是由國立大學的資深教授包辦。當時排在前幾名的國立大學根本就相當於高等教育的火車頭,不但在名望上令人羨慕不已,在教育之領導權力上也讓人望而敬畏。尤其是「正宗」的主導教授更有無限的「生殺大權」。其「正宗」是在學術上絕對效忠當時的「統治理念」,其「生殺大權」是由學術操控校園中的思想、著作、和言論。國家考試由這群人命題,就可以了解;當時公務人員被甄選的標準。
(三)民主開放呼聲高漲時代,公私立大學輪流出題
  到了民國七十五之後,台灣邁入一個「民主和自由思想」脫胎換骨的新的時代,在高等教育上採取較為開放的政策,當時的台灣的經濟繁榮、人民富裕,大批由歐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人,紛紛回國,開始進入各大學擔任教職,沒幾年台北的學校教職已額滿,回國學人只得開始向新竹、桃園、及中南部地區漫延,公立學校的教職已很難取得,只得退而求其次,進入私立學校擔任教職。在這種趨勢下,台北地區之外的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教師,不再視某顏色封面圖案的教科書為圭臬,有時自行編寫教材和出版教科書,有時根本就採用自己由歐美帶回來的英文原文教科書,每人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截然不同。
  擔負主辦國家考試大任的考選部,也遭到外界質疑,國家考試均由國立大學某些特定教授主導,根本就是學術上的專制,到了台灣民主較為開放時代,考選部從善如流,出題者不但由全國各公立大學中挑選,也由全國各私立大學中進行挑選,聘請擔任新命題委員之人選出處約分成幾種:
   1, 由公立大學資深命題教授先行推薦其他各校的新任命題成員參與出題。
   2, 由資深命題教授與幾位新任命題成員共同組成命題小組,各自負責命題的數量與方式,擇日在考試院內進行討論,將所有題目共同攤開,一齊討論題目是否恰當,如無異議,將被保留作為正式試題,如有模糊不清或題意不佳,將被摒除。
   3, 新任命題成員擔任過幾次命題委員後,成績良好,無不良反應,將被考選部列為內部正式參考名單內,每隔數年不定期的受聘為命題委員。
   4, 有時考選部委員也會主動上網溜覽各校相關科系的網頁,尋查夠資格的教師,主動進行聯絡,邀請擔任命題工作,大約是在考試科目上曾擔任多年教學經驗、具有學術聲譽、與「教授級」者為多。但考選部明白,任何一次的考試絕不能留下任何引發爭議的小瑕疵,所以原則上,選用過去已擔任過命題委員,有過命題經驗的委員較為穩當。
5,命題委員如何出題?
    通過公職考試,就能進入公家機關任職,只要不犯錯,安安穩穩的工作到退休,等著拿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命題委員的考題就等於掌握了數萬、十數萬、甚至更多考生,未來一生的工作佈局,也等於給誰、不給誰這張長期飯票,這種影響眾多考生一生的考試,命題委員是否都會自感責任重大,兢兢業業的站在考生立場、及站在為國舉才、為民眾拔擢適任的公職人員的心理,謹慎仔細的考量要如何出題,才能公平、公正、合理的測量出考生真正的素質和能力,而非僅靠臨時抱佛腳,幸運地矇對了題目;或是靠著熟悉某一學派、或某一教授之喜好和命題方向,投機取巧的過關;或是靠著補習班重金惡補,僥倖過關。
  命題委員是否在出題之前,都會自忖責任之重大,而花很多時間,去考慮這一次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如何出題才能達成任務、才能讓全部的考生在合理的試題下進行公平的競爭?答案是:「應該是這樣,但事實不是這樣,別期望過高,很難!
  並不是毫無憑據的詆毀公職考試的任題委員,對任何一個相關科目有研究的人,只要看看過去歷年的舊考題,分析和歸納一下,就會發現,有些考題毫無意義、有些考題語焉不詳、有些考題抄襲舊題、有些考題明顯是某校、或某大教授平時的偏好、有些考題範圍廣大到可以寫博士論文、某些考題明顯的刁難考生、某些考題只是要求考生發揮個人心得,沒有標準答案………。考選部雖然會在試題收齊後,重新審查覈對,但原則上只是在檢查是否語意不詳,是否會引起某種政治上、或社會上之爭議,除此之外,對其他的考題上的問題無法考證、也權限過問。
  即使是同一科目,但不同學校的不同命題委員,所出的題目就變得五花八門、考生找不到標準的教科書,也很難找到標準的答案,如果考生平時並不是一個學術基礎實的學生,也懶得在考前下功夫,報名參加高普考試只是瞎子摸象,很難碰對方向。但是;也有考生把在校上過的課程很努力的研讀,但失敗率也很高,因為各校教師教學重點並不相同,不同的教師所採用的教科書大不相同,所出的題目也許在某一本的教科書上根本找不到資料,到時仍是鍛羽而歸。這時考生就只有花錢往補習班裡跑,至於補習班提供了什麼「提神醒腦大補湯」,或補習班蒐集了什麼「絕對珍貴之內幕祕辛」,請閱「補習班祕辛」篇。
  命題委員出題過程,原則上都有一定的程序,首先是由考選部決定此次考試的命題委員名單,經過開會討論無異議後,以電話或信函徵詢對方的意願,雖然命題委員的工作重要且神聖,但有時也頗被多人推辭。因為;有時考期是在寒暑假,教授多已排好與全家出國渡假行程,不願受到影響。有時是教授個人忙於自己的研究,無暇分心。有時則是教授認為命題費用只有二、三千元,批改答案卷每一份也只有區的一、二百元,花了數天甚至數周的時間,泡在考試院的閱卷室裡,責任重大,不能發生任何一點小瑕疵,否則發生事端,鬧成新聞,影響個人聲譽,最後所取得的代價,也不過萬把塊錢,所以寧願「敬謝不敏」。但大部份的教授,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個人因素,仍樂意擔任命題委員,除了認為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工作,最主要的因素是希望了解現今考生的素質和程度,也希望能了解自己所出的題目,在考生中之反應,當然,還有一種因素是希望自己的學術理念和重點能藉由國家考試傳播出去。
  原則上;命題委員就是評分委員,除非有意外事件發生,例如試卷太多,一人之力無法完成全部之評閱,就會聘請同一科系的老師分擔評閱。或者,原本之命題委員臨時有重要事務,無法進行評閱,才會聘請他人代為評閱。但這種案例很少。
  既然,已被任命為國家考試的命題委員,在古代地位已近似由皇上任命的朝廷考選進士、狀元的主審官了,這是多麼榮耀和重要的任務,但命題委員是否抱著「誠敬謹慎」的心態執行?多年以來,掌握著考生職業命運的命題委員,出題時之心態約可分成下列幾類:
    1, 行政事務繁多,無暇專心出題磨蹭拖延,最後幾天草草了事
  這種命題委員的人數不在少數,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都有,但這種命題者大多有些共同點,在學術圈早已表現出下列特徵:在校曾擔任過系、所主任,雜事甚多,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要性,任何公、私立機構之邀約擔任諮詢委員、評議委員、外加各種演講、學術審查,頭銜一大堆,來者不拒,搞得自己忙碌不堪,卻仍不願放棄國家考試命題委員之頭銜,接下這個工作後,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力去好好思考如何出題,有人則是生活散慢,非要到了要繳交試題的最後幾天,才匆匆的出題,草草了事,大約只思考了7分鐘,出了數道題目。
  這種情況與心態之下出的題目,自然是缺乏公平、公正、嚴謹性,當批閱試卷時,命題委員可能自己都沒有標準的答案和給分標準,屆時給分只是在「合我意者給高分、不合我意者拿低分」,考生數年苦讀,只在評閱者約3分鐘之內就閱完全卷,提筆一揮標下實得分數中,化為烏有。
    2, 特立門派,出題範圍來自個人教學內容與自己的研究論文,非入門子弟吃虧很大:
  這種命題委員,大多自我中心強烈,平日用盡心機的維護個人學術權威,堅持門戶之見和學派之分,其目的不外是希望造成「自己是學術的主流」、「自己是學術界的掌門人」,其方法之一就是在全國性的考試上,所出的題目大多是屬於個人的鑽研範圍,以造成個人在學術上的影響勢力。
  這種命題委員,出的題目大多是把平日自己在學校中的期中考、或期末考的題目稍作修改,或者由自己最近所發表的、或正進行的研究論文、在報紙中發表的言論、或者最近出席某項演講的內容,摘取某段內容作為考題。這種試題,讓選修過他的課程的學生,一看到就樂歪了,不假思索,下筆直飛,樂不可支,但卻苦了非門派的學生。
    3, 命題委員自己想不出適當的考題,只好收集過去各種相關考題,稍作改變,或混合變造,曾鬧出軒然大波:
    再怎麼說,國家考試是重要的考試,應考人數量眾多,所出的題目要經過眾多考生的閱讀,稍一不慎,內容發生錯誤、或辭不達意語意不詳,如被考生指責出來,必然會鬧上媒體,輕則出題者自然會被批評得土頭灰臉,重則考選部甚至會出面道歉,坦承錯誤,尋求彌補,所以命題委員對自己所出的試題,是否在考試之後發生爭議,最為耿耿於懷,小心謹慎。
  其實;命題委員出題的壓力也是很大的,除了得千萬小心,不要發生錯誤之外,如何以簡潔、準確的文字,問出要點。
  2009630,在警察特考的國家考試上,就有這種的事件發生:據自由時報該日網路新聞上的記載,大約是這樣的:「約有一萬二千人報考的四等警察特考中,『警察法規』一科試題中,有近五分之一的考題與警專期末考題完全一樣或大同小異。考選部自己核對考題,也發現有六題與警專九十六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一字不差」。此事發生後,考生在網路上串連起來,立即向考選部、媒體揭發「洩題疑案」,而造成軒然大波,讓考選部灰頭土臉。
  自己想不出(或懶得多花心思)如何寫出題目,以公平、合理的測出考生的實力,僅只求匆匆忙忙繳卷了事,以領取高額的工作費用,而把過去幾年中在學校中自己試題(很可能也會參考他人的舊題目)由電腦檔案叫出來,稍改幾個字、或根本一字不改,複製貼上。
  這明顯的是一椿命題委員出題上的「擺爛」,過去在國家考試的試題上經常發生,並不足怪,過去考生也明明知道是舊題重出或與某校的期末考試題相同,但;似乎大家都可接受,而不斷的各顯本領,往各校打聽和收集題目(或由補習班的探子進行這種工作),但由於近年來失業率高漲,求職困難,公職的工作機會千中取一,考生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努力準備,又花了許多金錢進行補習,無非是希望通過考試,找到一份長期飯碗。命題委員大概是自己的飯碗太過平穩,輕忽社會的實際狀況,及考生心理的驟變,自己難道不曾預料,這種麻煩的後果嗎?這活活生生的反映;也有台灣的學術界人士生活在學術的象牙塔中,過著自尊、自大、卻又因循、懈怠之習性。
    4, 最負責的命題委員,會先了解考試目的、考生報考人數、未來工作性質、求才機構之所需,再參考各校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各相關教科書內容,和過去考試題目,仔細規劃最合理、最能測出考生程度與能力的試題:
   除了上述三種不負責的命題委員之外,其實仍有一些命題委員,十分盡責,他們明白高普考試、以及各種公職考試,決定眾多考生一輩子的生計前途,也決定鐵飯碗誰屬,命題委員責任重大,在無人知曉、默默無聞的狀況下,卻決定了許多年輕人一輩子的命運,也間接影響了國家、社會的用人標準,而造成未來國家、社稷之運作模式。
  負責任的命題委員,會花很多時間,收集相關資料,了解考試性質,了解考生性質,並仔細思索如何用試題來評選最佳人選。這些有良心的命題委員人數有多少?因為過去考試單位從來沒有對試題作過檢討的工作,只要出題沒發生重大失誤、沒發生政治爭議,不會引起社會反應上的軒然大波,每年的考題都因沒有真憑實據,一直未曾評估試題的優劣,也未曾對命題委員作任何評價及檢討。
  誰也不知道不負責任的命題委員之卑劣,也不知道良好的命題委員之貢獻,這兩種人操控上萬考生命運的國家考試,是在命題委員「個人的意識型態、私心、品德、習慣、勤憜、自我期許、自我使命感」的複雜因素之下完成。好的命題委員有多少?如果有二分之一就很幸運了
6, 閱卷委員如何閱卷、給分?
  原則上而言,命題委員就是閱卷委員,題目是由他所出的,評閱和給分自然就由他全權處理,除非有特殊原因(例如;考生數量太多,一人無法完成評閱,或者閱卷者重病)主管部門可以開會商議,由相關領域的其他學者來代為閱卷。
  現在考生最關心的一件事情:閱卷者到底如何閱卷、給分?常有考生在考過後發生懸疑,「我明明寫得不錯,為什麼分數這麼少,到底那裡出了錯?,還是評分老師心態上和評分標準上有問題?」有些考生憤憤難平,有些考生十分沮喪,也有些考生以為自己不夠用功,種種理由都有可能,但是;考試單位有史以來,從來未曾公布評分標準(如果考生要複查,也頂多是把各小題的分數重新計算一下,總分沒錯,就認定沒錯,是不可能要求把每題的答案內容重新再行評閱)。但你知道其中的玄機嗎?
  每年高普考試等國家考試,閱卷及評分工作,事實上是十分謹嚴的,閱卷者都必須集中到,台北市景美區木柵路上的考選部所規定的會議室,進出都要由警衛人員查驗證明。閱卷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每天(假日無休)早上約八時半,到晚上九時均可閱卷,有餐點招待,也有休息室提供坐椅、報紙、茶水。
  進入閱卷室後,工作人員一字排開,閱卷者親筆簽名,領取自己負責評閱的試卷之封袋,打開封袋點查份數正確無誤,再開始評閱。既使閱卷者中間有事外出,也要先把試卷重新繳回給工作人員點查份數、封袋、簽名,過程是相當嚴密、謹慎的,因為:給分合不合理是無從追究的,但是如果掉了一份考卷,那可要變成軒然大波,會成為報紙的頭版新聞,還會連累某些人記過、處分、甚至丟官呢。
  閱卷者如何給分?分成下列幾種狀況:
1,   除非計算題、是非題、選擇題、設計圖示等,有固定的標準答案,閱卷評分者没有個人主觀的給分權限,其餘的申述題、敘述題、解釋題、詮釋題等,給分標準都操在閱卷者手中,在尊重「學術獨立」、「學術專業」的原則下,閱卷者之給分為唯一的標準,任何他人無權置喙。
2,   除了數學、統計、科技、理工、製造、設計、以及需要技術表現來評分的項目外,大部份的考題,尤其是人文、社會、傳播、政治、法律、管理、貿易等科系仍以申述題、敘述題、解釋題、詮釋題等類型為多,因而考生的得分多少,大部份仍操控在閱卷者的手中。
3,   最不負責任的命題委員只出四題申述或敘述題,每題二十五分(這類試題,大多出現在人文、傳播、社會等學科中),考生只有按這四題的問題盡量陳述,閱卷者拿到每一份考生的答案卷也都是密密麻麻的一堆文字,閱卷者如果沒有佷大的耐性、根本不會逐字閱讀,閱卷者通常都是心中已有先入為主的答案重點,溜覽幾眼,在二分鐘之內就提筆標下分數。
  有時碰到脾氣不佳的評審者,也許是早已厭煩閱卷的枯燥,也許是自認自己這麼「偉大的題目」居然碰上白痴考生,不免在閱卷室內當著其他閱卷委員的面,破口大罵:「現在的考生程度怎麼這麼爛,這種題目都不會回答,居然還要來參加國家考試!」
4,   後來考選單位,為了改進閱卷委員只眼瞄幾下,就隨意給考生劃下分數的弊病,從某一年開始訂下規定,凡是文字陳述題,閱卷者為表示曾逐字閱讀,每隔一個斷句都要用紅筆標示一下。至此以後,就看到考生的試卷上,每行文字上,畫滿了批閱過的標示。如果有閱卷者忘記作標示,在完成給分繳交到工作人員手中時,工作人員也會要求他重新拿回答案卷,用紅筆補添閱讀過的標示,才算大功告成。
5,  閱卷委員動輒要審閱數十、甚至數百份的試卷,工作辛苦、枯燥、煩悶是可想而知的。考生的答案雖都要針對同樣的問題作答,但文字、內容、敘述的方式、答題之技巧、以及筆跡之美醜幾乎都不相同,憑良心講,評分之標準實在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與客觀,閱卷委員的給分,完全是取決於閱卷當時腦中之意念,在數分鐘之內大筆一揮,判定此份試卷的分數。
  什麼樣的答案,較易取悅閱卷委員,而取得高分?考生應留意下列答題技巧:
  (1答案要正確和有深度:既使有敷衍了事的閱卷委員,但絕對沒有愚笨的閱卷委員,考生作答的答案如果胡扯八道,文不對題,沒有深度,都會被閱卷委員一眼看破。
  (2保持試卷上的整齊及寫作筆跡上的整齊和清晰:大多數的閱卷委員都是學者出身,幾乎都戴著眼鏡,閱卷本已吃力,如果考生字跡潦草、太大或太小,或原子筆顏色太淺,閱讀起來十分吃力,總會影響評審分數。字跡的好壞,可能由年幼時就已養成,到了成年後已很難改變,有人筆跡端正、秀美,有人筆跡凌亂、潦草。在各種考試上,不可否認的;筆跡好者總會給閱卷者先入為主的好印象,在分數上較為有利。至於筆跡差的考生,請務必記得你必須尋求補救,你的字跡已無法改了,你必須努力的在作答格式上、和呈列的秩序上整齊、合理,最好多使用數字歸類的排列方式,井然有序,這樣才能讓評審者閱讀起來清晰、明瞭。
  (3注意分析之層次合理、解說之文字清楚:閱卷委員自己早已熟悉和習慣論文的法則,在寫作方式上十分重視概念架構、推理流程有系統有秩序、以及清晰的解說的文字能力。
  (4多採用邏輯分類層次的作答方式,段落不分、長篇大道理式的作答方式是十分忌諱的:在考場上,考生緊張又慌亂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考生平日在學術上的鍛練工夫就可分出軒輊了,有人一拿到試題,腦中浮起千言萬語的概念,不經思索就立即書寫,發表自己的長篇大道理,未曾將自己的思緒作過一番整理,只是想到那裡,就寫到那裡。這種作答方式,除非真有十分傑出的想法,否則是不易討好的,因為考生的心態是:「我有一大堆的想法,都寫在這裡了,你自己去慢慢看吧!」,較為心軟的評閱者可能會按捺住耐性,仍把全文看完,但碰到嚴苛的教授,他們甚至會罵出來:「連一點寫作的訓練都沒有,我們所需要的是高層次的人才,我們已沒有時間去進行基礎的學術訓練了!」
  考生拿到試題時,應先花數分鐘的時間,在腦中冷靜的思考一下,看清楚題目的主旨是什麼?問題的重點在那裡(每年各種考試,對問題會錯意糊塗考生不在少數)?然後想想如何以分類層次來作答,分類層次很簡單,大約分成四級:一、這個問題在學術上的重要理論和內容是什麼?二、這個問題有那些重要學者提出何種說法?三、這個問題在當前的發展和社會上的應用為何?四、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如何?
  除了分類層次清楚之外,在寫作格式上也要整齊,分類數字要統一,例如:使用壹、貳、參………,或一、二、三……..,或1,2,3………,自己要作一個統一使用,不要混亂。有了統一的分類數字,可以使閱卷者清晰可以了解考生作答的邏輯層次,自然可以拿到良好的分數。
  (5用不著在答案卷上以文字故意討好某人或某學派,否則殺雞不成蝕把米:有些命題委員為膨脹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的威風、或某一學校的學術發展勢力,有時會藉用考試機會,重覆出相同類別的試題,提起學生注意。考生也不是笨蛋,對於這種學術現象也早已心知肚明,有些投機取巧的考生,事前先預測那些學者是當紅派(大概以新上任的系主任為主),就特別留意他所專長的學派,在下筆時也故意表示自己很贊同此學派。但很不幸,事不能如人願,如果猜錯了命題委員,考試時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書寫「○○○理論」、「○○○○學」,讓評閱委員一看就明白是在討好另一個學派(很不幸這個學派正好是死對頭),評閱委員在心中惱怒「怎麼搞的?明明問的是這個,卻不斷的答那個?」牛頭不對馬尾,可能連一分都拿不到。這是台灣學術的「馬屁文化」之下的產物,令人遺憾,但是作為一個考生,信奉學術的真理和正直是進入學術圈的第一準則,希望你們是學術上的小堅兵,而不是學術黑暗面的綁樁者。     
7,誰是國家考試的最後勝利者?
   經濟不景氣,為爭取公家飯碗的工作而展開的廝殺,越來越劇烈,在國家考試的戰場上、在成千上萬的競爭者中,誰是最後的倖存者?
1, 台大、政大仍是翹楚:
  其實;國家考試包含的項目很多,由初等考試、普考、高考、特考,到升等考試等,是一連串冗長的過程。如果只停留在初等考試、普考的階段,也只能成為初級的公務人員,要想再往上爬,就得繼續參加高考(一、二、三級)、特考、和升等考試。經過層層關卡的篩選,到後來爬到公務人員考試頂峰的人,在公家機關所佔據的位置大約是科長級的職位。
  這些最後由國家考試產生的翹楚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憑什麼樣的實力通過層層考試?考選部不會公開提供任何資料可供查詢,但根據某一年,某位實際參與甄選過程的典試委員之記憶,該年在公務人員外交、國際新聞、金融人員升等考試上,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在報名的數百人中,經過初試之筆試,各組分別約錄取十數人,這十數人再參加複試之口試,口試通過後,正式錄取約六至八人。這八人分別來自:台大二名、政大二名,輔仁、淡江、東海、中央、交大等校約一名,或其他私立大學一名。這樣子的比例名額並不是考試單位故意分配,考試單位為公平起見,在進行口試時考生的資料都必須遮蓋,口試委員絕對不知曉考生之學歷背景。這個比例也只是該年的結果,至於其他年代和其他組別就無法知曉。不過,我國公務人員菁英階層的結構的組成,如果以學校來分,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在漫長、艱辛的國家考試中,絕對不是只靠僥倖就能過關,必須要有紮實的學習功力,這種功力大概是由小到大、成年累月聚集而來。國文、英文、專業科目、口試項目,科科俱佳,才能通過最後的關卡。

非要念大學的十個理由

非要念大學的十個理由


  大學的數量多得記不得,大學裡的科系複雜得讓人弄不懂、每年由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數不清楚,也許少數人在校時確實努力鑽研,創造傑出的成就和功績,但多數的人則是平平庸庸、乏善可陳,或是混混沌沌、因循怠惰的在校園裡進進出出而已,他們念大學的目的,並沒有固定的目標和理想,只是莫明其妙的跟隨著社會潮流走,不知為什麼要念大學,只是因為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搶著要進大學。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一個特立獨行、故步自封的人,認為大學的機制並不完美,大學的目標並不明確,並自認為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對大學文憑叱之以鼻,更因一時經濟的窘困的因素,而輕易放棄念大學的意願,你可能會與人生最重要的學習時機失之交臂而得不償失,未來也會為當時的思慮不周而後悔莫及。
  大學的價值到底在那裡呢?非要念大學的理由又是什麼呢?你應不應該念大學?除了讀書明理的因素之外,其實大學尚有許多追求學問之外的世俗性的附加價值,這些額外的價值你都應考慮進去,才是萬全之道。為什麼要念大學,我們不妨由世俗化、人性化、務實化的觀點來看。以下;可以幫你找到十個非要念大學的理由。
  1,天資聰穎、一心向學,未來具博學碩彥之潛力者,當然必須進大學: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過目不忘的聰明頭腦,或者對數理、文藝、邏輯推理具有特殊的思考、創造的能力。人類無論在文學、科技、生化、數理、藝術、建築、醫學………各方面,都需要這些人才的出現,在每一個朝代中,才能創造出更新的技術和方法,不斷的鑽研出更新的學理和思想,才能不斷的改進人類的生活品質、推進人類文化邁向更璀璨的未來。
  這種人才必須要進大學學習,不然就像埋藏在深山中、未經琢磨的玉石,是無法發出璀璨的光亮。你想想看,一個天生就具有數理、邏輯能力的孩子,如果未曾學習過醫學基本原理和外科手術訓練者,怎能進手術房進行外科手術?如果未曾學習過基本的邏輯、物理、數學、科技、生化公式,怎能推演出更為精深的原理?一個具有思考和文字寫作能力的人,如未曾閱讀,背誦和欣賞過古往今來、著名學者的著作、和文學家的詩句,如何能創造出更為精深的論著、和更為優美感人的作品?
  如果你自認具有這種頂尖的優秀資質和潛力,也懷抱學習、研發和創作的熱誠,你非要念大學不可,因為創新領導的人,他們的概念和學理也是由前人已建立起來的學理中發展而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讓我們看得更遠、更廣」,這個巨人就是: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踏實訓練,是成功的第一步。
  2,具有「會考試、拿高分」本領的人,念大學穩賺不賠:
  由小到大在各級學校中,身為學生的,要努力向學,也要很用功的參加各種考試,以博取良好的學業表現。但是;有些學生對念書這檔子事就是覺得枯燥乏味,頭痛萬分,上課時沒有耐性聽老師講學,下課後既使下了很多功夫,考試成績仍然不佳。但是;對某些人而言;也許他有些小聰明、或理解力較佳,平時也許他並不是很用功的學生,但在快要考試時,只要稍微複習一下,就能輕輕鬆鬆應付自如,在各種考試的結果中,總會獲取高分,如果你就是有這種功力,恭喜你,你具有「會念書、拿高分」的天賦本領。
  在社會百業中,有人靠勞力賺錢,有人有舞蹈歌唱的本領以才藝取悅他人,有人會耍很神奇的魔術也能賺取大錢,有人是年收入上億的體育名將……,他們天生都具有其職業上專長。古老的傳統老是標榜讀書是為了個人的修身養性,不應有升官發財的意念,好像學者就應該兩袖清風。但是現代化的社會中,「會念書」說穿了也只是百大行業中一個行業而已,只要把獲得的「高學歷」靈活的運用,也能賺取不少的金錢。當大多數的人都視念書為枯燥、乏味、痛苦的事情時,某人卻能輕輕鬆鬆獲取高分,那麼「會念書」其實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專長和特質,恭喜你,你跟年薪千萬的名歌星、頂尖運動員一樣,實沒有必要放棄你的特長。
  進了大學,四年所過的日子,凡正也都是念書和考試,這種資質的人也依然能應付的很好,輕輕鬆鬆也能抓住學習要訣,獲取高分,順順利利等待畢業。如果不想馬上就業,希望再多過幾年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就再繼續報考研究所,大概也很容易考取,完成學業後,未來找到一份安定的白領階級的工作。這就是這種資質的人的基本前途與命運,如果再能遇到更好的機緣,攀附權貴,更上一層樓也大有可能。
  上天已經給了你這份不錯的天資,對你十分恩寵了,乖乖的去念大學吧,不然,你難道還想怎樣?想當神奇的魔術師?金嗓子的名歌星?馳騁大聯盟球場的棒球員?還是建築工地的水泥工?算了吧!如果你沒有其他的特殊專長、能力、和興趣,我勸你,進大學去念書還比較容易點!
  3,不愛念書也無其他專長,進大學也可混出一些名堂:
  從小就不愛念書,上課不專心,成績也沒好過,沒有其他特長,對未來也無大志,說起來;這種學生的人數在中小學中是最多的,但別替他們擔心,他們每天過得無憂無慮,自得其樂,只是到了要考大學的時候才面臨抉擇,他們自己也知道,考不上大學要不然就要去當兵服役、或進入社會從事不需學歷和技術的勞力工作,但是他們又嚮往大學生逍遙自在的日子,或者想進入大學學習某種自己也未作規劃的科目,凡正;去碰碰運氣,碰上什麼算什麼。
這一類並不是以最優秀的成績進入大學的學生,大多都是撿人家剩下的科系就讀,自然不能進入自己最理想的學校與科系,但事實上,他們心無大志,也根本無所謂什麼是自己的理想目標,有一個學校就讀就已經很滿足了,管他是什麼科系。於是;數學一團糟的人考取的是財金學系、沉默寡言者分發至傳播科系、錯字連篇者被分發至國文科系。沒關係,他們照樣能生存下來,四年以後照樣笑嘻嘻的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拍畢業照,學到些什麼?無法估算,走到社會上去,拿著畢業文憑求職時,大多憑的不是真才實料,而是「幾分際遇和少許幸運」。
 財金系四年統計仍未學懂,但銀行要的是面貌可人、口齒清晰的保險推銷員。傳播科系的幾年課程對溝通能力的增進實無助益,但媒體要的是身強力壯,沉重的攝影機的肌肉男。為應付國文系的考試雖也背過幾篇詩詞,但錯字仍然連篇,但沒關係,這年頭文筆好的人已經不多了,懂「火星文字」比較重要。外文系的畢業生,可能連一篇簡單的中文簡介都無法譯成讓外國人看得懂的英文宣傳品,没關係,市面上賣得電腦翻軟體五花八門,只要把中文輸入,就可以譯成英文文稿,照樣曚混過關。

  只要有學校願收他,這種學生沒什麼理由不可以到大學校園裡來「溜達、溜達」,四年之後;照樣可以大學畢業生的資格進入社會,這樣也算「學得一技之長」,既然也能學得一技之長,當然要念大學。
  4,大學的環境優美、設備良好,是最價廉物美的公共場所,除了進大學,那裡再能找到這種可以自由進出、安全快樂的伊甸園?
  念大學雖然要花不少錢,但是在繳完學費,進入大學就讀之後,馬上就可以自由自在出入優美的公共空間,享受到良好的設備。你想想看;首先現在大多數的大學都很注重環境清幽,校園美麗,草木芊芊,花香陣陣,涼亭魚池,饒富情趣。身為學生的在任何時間裡都可來這裡休憩、徘徊、冥思、或者坐在樹蔭下看書、或者在涼亭裡與三五好友打橋牌,也可以在黃昏時與相知的異性朋友約會談心。大學校園因有專人負責清理,每日都保持著清雅美麗,讓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校園也是最安全的場所,社會外人已被隔離,學生進入校園總會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所以;或因家裡貧窮環境嘈雜,或因個人背景特殊常受外力騷擾,大學校是一個脫離塵囂、獲得短暫心靈平靜的「巴比倫的空中花園」。
  其次;大學的校舍莊嚴雄偉,學生每天穿梭在教室、研究室之間,大多都會感染到聖神、典雅、肅穆的氣氛,自然而然的激發諄諄教誨、孜孜不倦的學術氛圍與壯志。學校裡其他的設施也相當良好,像藏書豐富、座椅舒適的圖書館,為了因應現代學生的喜好,報章雜誌之外,尚有漫書圖書特區,備有各種當紅的漫書,學生可以任情的躺在厚地氊上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漫畫、雜誌、報紙等。有些大學的圖書館尚設有視聽室,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視聽影片來觀賞。此外;
學校的體育場、游泳池、網球場設備等都要符合標準,學生都可自由使用。福利社裡所賣出的食品、飲料和各種文具、器材等,絕對要比外面便宜,學生絕不會吃虧。有這麼好的活動範圍和出入環境,為什麼不念大學?
  5,進大學是「小投資、大獲利」的最穩當的長期投資方式
  雖然對有些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說,學費仍嫌昂貴,但比起其他任何投資報償,念大學的投資報償仍是最安全、可靠、獲利最佳的。我們從實際的經濟報酬率來計算;你就可以明白進大學是「小投資、大獲利」。
  首先;你的父母親每年在申報所得稅時,有念大學的孩子都可以以「扶養在學學生」名義,提出申報,扣除的免稅額就是很大一筆錢。
  其次;現在的大學獎學金的種類相當繁多,學校為獎勵優秀學生,每學期開學都會對名列前茅的學生固定頒發「書卷獎」、「校長獎」、「創辦人獎」等。如果成績不是特別優秀,沒關係,也有各式各樣的「某某同鄉會獎助金」、「北部地區學生獎學金」、「南部地方學生獎學金」……,如果你的籍貫比較偏遠一些,在學人數較少,你一定是分配到一個,甚至有人還分配二、三個也有可能。如果你的同鄉會沒有舉辦獎學金的活動,仍有數不清的獎學金,例如;「國際獅子會」、「國際婦女會」、「各區扶輪社」、以及各種宗教團體每年都會以慈善公益的名義捐助大生獎學金。還有;在社會上有許多財團、公司行號、公共團體、某種行業的組織機構,每年都會頒發大學生獎學金。另外;某些特別行業,例如;醫療生化、電腦資訊、保險經濟、媒體界事業等,都會為了培植未來的可用人才,而自行主辦各種獎學金。此外;社會賢達、耆宿長輩等,也甚多以個人名義捐助給大學生的獎學金。最後;如果你的成績實在不怎麼夠看,也沒有什麼像「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等等理由需要申請獎學金,你仍可以賺一筆外快,那是你父母親的任職機構通常都會一律平等,給每位在學學生一些學費補助。有些保險公司為拉攏顧客也會固定的給予獎學金。總之;你在做學生時,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光靠獎學金,就可以「攢到」不少錢。
  除了拿獎學金之外,大學許多科系都有與廠商合作的建教項目,學生分配實習的名額時,不但可以獲得實習學分,也可賺得一些工作費用。現代很多的大學,多時興與國外的大學締結姐妹校,每年都會有交換學生互訪、學分互相承認、或跨校學習等項目,如果一旦被甄選上,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赴國外的著名大學進行訪問,除與外國學生進行座談,連絡情感外,也順便旅遊一番增進見聞,這筆龐大的費當然是由教育單位買單。如果能再考取交換學生、或跨校學習,在外國著名大學的長期吃住及學習費用,當然也是全部由教育單位支付。
  再談談大學畢業後,大學的投資有什麼獲利。「大學畢業學歷」雖然現在已很普遍,但是仍是要填寫在求職履歷表上不可或缺的資歷,有了這項資歷也許無關緊要,但缺少這項資歷,卻萬事不能。
  大學畢業學歷也是各種國家像高考、升等考試、升官考試的必要資歷,一旦錄取就可成為正式的公務人員,有一份相當優渥、固定的工作是不成問題,如果再碰到良好的際遇,建立豐實的人脈關係,搞不好就會進入國家的權力核心,成為政壇之星。如果志在國際,想看看廣大的世界,既使家裡財務狀況不佳,也可以參加公費留學考試,或申請某種國外大學的獎學金,一旦通過,身價百倍,等到留學歸國變成學人,就會被大學聘用,變成學術人才,或者成為政府單位所重用的菁英人才。如果沒有這麼優秀,只要運氣沒有很差,打著大學畢業學歷的招牌,也有機會可以進入較佳的職業場所,或是重要民間機構和企業集團的中堅份子,熬過幾個年頭後,可以升任主管。
  總之;大學的學費如果是一種經濟上的投資,這種投資是本小利大、穩賺不賠的。
  6,大學是最佳的愛情孕育所,想要尋找條件相當的愛情對象和志同道合的結婚對象,你非要念大學不可
  人類到了十七、八歲都會情竇初開,對異性都會先由產生好奇,接著產生好感,於是開始想法接近,接近之後逐漸形成吸引力,而後形成愛慕,再進一步產生愛情。
  當然,愛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對象身上都可能發生,為什麼非要認為進入大學才能較易促進愛情的邂逅、和情感開花結果的機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身為同一所學校的男女學生,會經常會在校園裡接觸和碰面,同班同學的往來和問候、學長學姐的友情關懷、選修別系的課程擴大交友範圍、參加課外活動的結識、在福利社排隊結帳時的巧遇、在圖書館經常選坐同一張座位、住在同一幢宿舍、參加同一種聚會……,總之;大學生除非自己鎖住自己的心扉,憎惡與他人交友,在大學裡交友的場機會和因素是很多的。
  大部份的大學男生對女生的興趣是敏銳又快速的,有些男生一進大學就會向學長、同宿舍的其他人打聽,那個系、那個班有那些「正妹」。開學後,對任課教師的資歷背景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已把同班女生的長相、外形、姓名、甚至家境背景(噼如說;那個女中畢業的、高中時有些什麼傳聞、有個名人父親、有個傑出哥哥……),弄得清清楚楚。接著;先衡量自己的條件,再捉摸一下,那個女生最適合自己去追逐。
  具有心機的大學女生也不遑多讓。不僅打聽班上的男生之家世背景及個人資料,他們知道同班男生因同齡的關係,對女生較為吃虧,有時也會把腦筋動到高年級生。人文社會學院的女生對醫學、理工、法學、財經、資訊等科系的男生更感興趣。但外系、高年級生要怎麼接觸呢?她們會先打聽,然後利用選課或參加社團活動,再輔以人際關係,一步接一步,間接變直接,逐漸接近某一些心目中的若干對象,先成為一般朋友,再逐漸研判狀況,作進一步的交往。
  當然,有許多大學生認為在念書時就應專心一意努力求學,不應把時間浪費在結交異性朋友上,以免心蕩神馳,不能自持,影響課業。男女生因有年齡生理現象的差異,男生可以等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求職和工作後再慢慢挑選對象,甚至去結交小好幾年的學妹,都沒有關係。但有些傻女生卻打錯了算盤,看同班或同校的男生尚生澀幼稚,幻想著畢業進入社會後,可以結交經理級的人為對象,在校時眼睛長到頭頂上去,對尚無一點名氣和成就的男生不屑一顧,但等到自己畢業進入社會後,才發現辦公室裡的三分之二的年長男同事已到可以當自己的爸爸的高齡,另外三分之一的男生,要不然是有妻有子的「妻管嚴」、要不然是與女朋友經常出雙入對的「死會」,最後數得出來只剩下二、三位未婚男士,一位據說相親已不下數十次了,但因不好起齒的因素老是失敗,怪不得女方。另兩位條件雖然不錯,但是很抱歉!他們的對象並不是女生。
  不管男生或女生:記得這麼一句話;在大學念書時,彼此年齡相仿、朝日相處、同窗相攜,結為好友,這種交友的環境與條件是最自然、最有利的。尤其是女生們,錯過了念大學的這一段時日,妳這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在同一處場合、碰到年齡相仿、條件不差、志趣相似、數量最多,可讓妳選擇的男生了。
  7,通過大學的門檻,未來才能加入「上層階級俱樂部」,才有廣結人脈、攀附權貴的機會
  進大學,除了念書、交友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眼光放遠,在大學時建立豐沛的人脈,未來才能獲得同窗友誼的奧援。到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後,在精神上可以相互扶持,在事業上可以精誠合作,在政治上可以聯盟結社,在發生災難時可以鼎力相助,就連在發生弊端時都不無可能多所包容和相互掩飾。
  如何從大學開始建立人脈?首先;大學裡有各式各樣不同形態的教授和教師,有些年輕體面、談吐優雅、學歷顯赫、口才良好,常在媒體和電視中出現,已具有相當的社會知名度和社會人脈關係,這種年輕學者大多未來都有「學而優則仕」的可能,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志趣,你可能要多多向他靠攏,及早建立關係。
  資深教授已是學術大老者,所掌握的是學術行政資源上的實權,起碼當你大學畢業時,想留校當助教或系裡的秘書時,資深大老一句話,就可以決定選用那些人、不用那些人,這完全要看平日這位大老對你的印象如何、你跟他建立的關係程度如何。如果你未來是希望繼續讀碩士、博士班,往學術路途上發展,以後的種種關卡都是由大老把關,想少吃點苦頭、少走一些冤枉路,在校時就要留給他(他們)良好的印印象。
  另外還有一種老師,也許學術地位並不是很顯著,但與業界關係良好,認識很多相關產業、大公司、大企業的大老闆,如果你未來畢業後打算找一份好工作,這種老師的私下的推薦是很重要的。
  除了要對師長建立人脈之外,與你同輩的同學們,也要保持良好的友誼,雖然人與人之間成為好友是有許多原因,例如;一見如故、志趣相投、物以類聚、愛才惜才、家世背景相似等等。雖然;也有人交友是為了趨炎附勢,考慮利害關係,但是每個人在念大學的歲月中,除了特別有心機的少數人外,大多數的學生都是以誠懇的赤子之心來建立友情的,在大學裡的朋友可能就是你這一輩子的至友。
  在大學裡所建立的友誼是極其珍貴和必須的,例如;當你發出喜帖準備要舉行婚禮時,誰幫你撐起賓客雲集的熱鬧場面?當然是靠了大學時的那一幫兄弟姐妹淘,拿出年輕人轟、鬧、吼的本領,才能把結婚禮堂的氣氛炒得熱鬧有趣。如果你在大學裡就沒有幾個朋友,為了避免婚禮場合的冷清,你就乾脆舉行公證結婚算了。
  大學裡能夠建立一輩子的友誼,有其必然的因素,除了每天在一齊上課、下課,切磋學問之外,住在宿舍上下床舖,通夜聊同學老師的八掛,作業没寫大家亂抄一把,不知誰是原版。看上別系的女生時,大家跟著亂起鬨。在這種環境下建立起來的友誼,是這麼純真、爽直,所留下的回憶也是深刻和快樂的,任誰都會珍惜和懷念。等到中年之後,這種深厚濃郁的感情,就會換化成事業上的精誠合作的關係,到那時就可看到開花結果豐碩的收獲。
  進入大學之後,雖然大家都是年紀輕輕的,但就是有些學生比同年齡的學生腦筋機靈,他們會不動聲色的觀察,了解同學們的家世與背景,那些同學是屬於絕對需要拉近情感,建立友情,甚至逢迎巴結的對象,以為自己未來的舖路。有一個案例;某生在進入某私立大學的研究所時,正巧同班另位同學的父親是國內某一縣市首長,在政治上炙手可熱,並早已被看好可能再會爬上更高的政治位置,此生對政治家獨子極盡友好,但很不幸,政治家獨子沒有福氣,年紀輕輕就罹患癌症,患病期間,此生日以繼夜守候病床邊,餵湯餵葯,細心照拂,但政治家獨子仍然不幸去世。政治家看在眼裡,不但為自己的兒子生前有這麼一位莫逆之交而慶幸,並對這位年輕人的有情有義感動異常,也為了彌補失去獨子之痛,馬上收他為義子,交付公私大任。後來,政治家果然成為最頂級的領導人物,而其義子已成為最受信賴的、運籌帷幄的實際掌權人,讓認識他的大學老師們驚嘆連連:「真是不可思議,才幾年的功夫,這個毛頭小伙子一下子就爬到雲端去了。」  在政治圈中,政治家或政治候選人,為了厚植實力,重用大學同窗好友是極其普遍的事情。當政時,必會將其大學死黨納入他的智囊團,成為左右手和輔佐大臣也屢見不鮮。
  如果;某人是擁有富可敵國的家族企業的第二代,在校時如果知道這號人物就在班上,尋找機會好好巴結,畢業後會弄到一份不錯的差事,過了幾年少爺接掌大位,自然免不了就成為心腹大臣。有一個傳言,國內某大財金企業集團有一個極為隱秘的核心領導小組,這個小組的成員除了公司的老闆和接班人外,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默契,就是該小組被拔擢的成員,必須限定為某大學、某系所出身的,因為老董事長是這個學校、這個系的校友和系友,未來接班的兒子和媳婦也必須是校友和系友,因為他們認為領導核心必須具有相同的背景,才能具有相同的理念。
  醫學、生化、藥理界的好友共同創辦醫院、研發新葯。財經、保險、建築、電腦、資訊界的幾個好友成立公司,起先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伙子,憑著滿腔熱血,空手打天下,共組公司,十幾、二十年後,竟然成為國際企業界的大亨,也時有聽聞。
  大學至友們,到了事業有成時,已是兩鬢斑白的年紀,回憶往事,談談大學在校時的點點滴滴:那個在校時就熱衷社團活動的人現在成了政治人物早就有跡可循、班花跟誰結婚又離婚了、老拿書卷獎的人還在中學教書、瘦瘦小小的那個傢伙竟一連生了四個兒子是最大的贏家……。不論是事業有成,還是一生平淡,相聚一齊回憶往事,大家所最珍惜和懷念的仍是在研究室裡挑燈夜戰、在宿舍裡鬥嘴吵架、在籃球上汗流浹背的進行比賽……,彷彿一生最精彩的時光都是發生在大學時期。
    為了這些原因,你非要念大學不可。
  8,進大學是窮家子弟改變環境,掙脫出頭,最為快捷的方法
  任何一個社會雖然大多是由中產階級所組成,但不可否認,貧窮階級的人口仍然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一個時代發生劇變的時候,貧窮階級因物資較為匱乏、資訊取得較為遲緩、生存技能也較為落後,而常常成為受害較深者。在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得為生活溫飽掙扎,受教育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一代的孩子長大了,只能從事勞力、或藍領階級的工作,等他們結婚生子,第二代孩子同樣面對的是一個較為貧窮的環境。
  接著;當全球化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因為教育已不再是寒夜苦讀,而是要投下許多資本、時間,以換取專業知識和技術上的純熟。貧窮家庭的孩子馬上又會身受其害,
  曾有一位炙手可熱的政治候選人在他的回憶錄中寫著,他出身貧窮家庭,父親早年去世,只有母親以勞力工作換取二個兄弟的溫飽,哥哥自知天資較為笨拙,把讀書的機會留給弟弟,弟弟為減輕家計,投考的是公費的師範學校,但他努力不懈,不但繼續投考公立大學的博士班,也報考國家高等考試,他以第一名成績被錄取,他回憶自己得高分的秘訣,可能是在國文科考試時,別人都以原子筆作答,而他卻以墨水毛筆作答。他參加高考的年代,想必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國家考試閱卷的老教授們比較注重國學基礎,看到當時毛筆字已被國人逐漸疏於使用,十分傷痛,有學生居然能堅持國粹,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自然給予高分。如果換成人人都必須熟練電腦操作今日,閱卷者如看到有考生用毛筆作答,不但不能取得高分,說不定閱卷者以為他是一位高齡的多次重考生,施出苦肉計爭取同情的分數,反而惹得閱卷者反感也說不定。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進步,觀念在進步,技術在進步……種種因素,使得大學並不再是出類拔萃的菁英培育園,而是現代技能的訓練所。別以為大學畢業就能轟動鄰里、光耀門楣,大學畢業生也只不過是完成了普通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而已。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不念大學知識水平的差距可能還要拉得更大,以往失學還可以靠苦讀、自修,來進行自我彌補,現今因知識內容的專業性和複雜性,已不是光靠看書就能學得,必須要由專人講解,甚至還要加上實習、研究、操作才能理解,因而貧窮家庭的孩子更要念大學,否則知識和技能的差距更為擴大,由知識上的貧乏變成技能上的無知,最後仍然淪落為貧窮的階級。 
  家境不佳者,想擺脫貧窮最有效、最為快捷的方法,就是加強教育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
  9,培養自信,膽量,
 ◎ 由個人學習觀點來看,大學代表著;在一個專業化的教育場所中,可以研習新知、培養氣質、訓練理性、增進膽識、養成成熟的人格的場所。
  ◎ 「大學生」是一張好看的名片,有了這張「名片」大學生在社會上的一些行動較易被呵護、體諒、與保護。有了這張名片在家人、友人、外人面前很神氣、有尊嚴。

  10,總要知道人生也不過如此  
  大學裡三不五時舉辦各種才藝、體育、社團、聯誼活動,讓年輕人的生命充滿刺激與快樂。
  ◎ 大學是窮苦家庭子弟的希望、大學是富有家庭子弟輕鬆愉快的休息站,大學也是眾多逃避社學求職、工作壓力的藉口和避風塘。
   大學也是很多人心目中通往彩虹境界的一道橋,好像過了這座橋,就能迎接無限想像的璀璨未來。
  ◎ ……………,還有種種千奇百怪的其它因素,只有自己去領悟了。
  
9,……………,還有種種千奇百怪的其它因素,只有自己去領悟了。